广西法治日报|“百里柳江”上的守护者
2025年9月17日,刊登于广西法治日报4版
民警驾船在柳江上巡逻。
“百里柳江”上的守护者
柳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的故事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句,使柳州及柳州“母亲河”柳江名扬天下。“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美景,以及连续5年全国地表水质冠军的荣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客们白天在江边垂钓、骑行、露营,在河里畅游,尽情体验丰富的水上游乐项目;晚上则乘船观赏音乐喷泉和世界最大的人工瀑布,沉浸式感受“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如何守护好“百里柳江”,为游客和市民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对负责这片水域安全的柳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考验。
“小伙子,游泳尽量靠近岸边,别游到航道里。”“小朋友,江水深,不能独自下河。”“各位游客,在江边游玩要注意安全。”宽阔清澈的江面上,水上派出所的民辅警每天都驾驶船只来回巡逻,劝导游泳者,宣传安全知识,排查隐患,处置突发警情。
“每一次出警巡逻,都可能是一场生死救援,不容许我们有任何失误和拖延。我们行动快一秒,群众的安全就多一分。”水上派出所所长韦银龙说。该所实行24小时轮班机制,秒级响应任何突发的水面警情。
7月17日22时30分,水上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柳州市红光大桥附近有一名女子跳江。民警曾凯迅速带队驾冲锋舟前往,借助岸上微弱灯光和手电筒在江面搜索,最终在桥底河道中央发现了挣扎的女子。曾凯知道,这段江面有个水上回旋波,能形成一个巨大漩涡,人一旦被卷入便很难游出。情况紧急,曾凯指挥冲锋舟慢慢驶近,抛出救生圈让女子套上后,由众人合力将其救上冲锋舟。上岸后,民警递上矿泉水,轻声安抚情绪崩溃的女子,直至医务人员赶到。
8月1日晚,4名广东游客租用橡皮艇夜游柳江,因经验不足划至文昌桥下游,逢观光船经过,橡皮艇在浪花中剧烈摇晃,体力透支的游客立即报警求助。水上派出所教导员阎向宇带队迅速赶到,将缆绳递给游客,缓慢驾船护送他们回岸边。“柳州公安的效率,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全!”获救游客感激地说。
6月25日,家住柳州市滨江东路的王老先生被洪水围困在3楼,洪水持续上涨,情况危急。水上派出所所长韦银龙带领救援队驾驶冲锋舟赶到现场。韦银龙将冲锋舟停在王老先生家楼下的窗台外,让他从窗户下到船上。但王老先生被洪水吓坏了,不敢迈出窗外。“别怕,踩着我的肩膀,我托着你慢慢下来。”韦银龙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将双手趴在窗沿上,让老人踩着他的肩膀下来。在摇摆的冲锋舟上,韦银龙努力保持着平衡,最终老人被稳稳地安置在了冲锋舟上……这样的托举,在水上派出所每一代每一名民警的身上,都发生过。
“水上派出所是解放后柳州市公安局第一批成立的派出所之一。76年来,一代代民警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大事小事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守护柳江河沿岸群众的平安。”柳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政委蒋大勇介绍。由于柳州独特的地形地貌,柳江每年都会涨洪水,每当汛期到来,就是水上派出所民警最忙碌的时候。
水上派出所位于沿江地带,几乎年年被淹。每年多次洪峰过境,所里全体民辅警在自救的同时,持续驾驶舟船救助群众: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突发疾病,民辅警驾舟将其紧急转运送医;群众家中食物告罄,民辅警为群众送来采购的食物;群众驾车在低洼路段,遇洪水暴涨被困车中,民辅警涉水破窗,将命悬一线的群众救出……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正是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真情镌刻在这条奔腾不息的江上。
今年发洪水期间,水上派出所共救助转移群众500多人,帮助群众转移运送物资200多吨,同时与交管部门合作,通过微信、无人机喊话和电话通知等方式,及时移挪和疏导沿江路段车辆349辆。
柳江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良好生态环境,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行为,是水上派出所的重要职责。去年7月中旬,民警在巡查中发现,有一伙人在柳江沿岸水域非法电鱼。民警通过摸排,掌握了该团伙的情况。7月24日,民警在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河表村附近的柳江边,将3名非法电鱼的嫌疑人当场抓获,缴获潜水装备、电鱼工具一批,渔获物约20公斤。
2024年以来,水上派出所共破获非法捕捞案8起,抓获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19人,有力震慑和维护了柳江的生态环境。
今年9月15日,一场水上救援演练在柳江举行。水上派出所民辅警驾驶船只在江面上绕8字圈、过S弯、溺水打捞、抛绳(圈)救援、编队救援、浮筒摆渡……标准规范的动作,娴熟流畅的配合,引得岸上围观的群众纷纷拍手叫好。这背后,都离不开他们经年累月的刻苦训练。
“我们每年都会进行十几次应急演练和培训,大量反复训练会让大家形成肌肉记忆,能在出警时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水域条件。”韦银龙介绍,为了提高业务能力,所里加大了培训力度,实行“师父带徒弟”的制度,每名新来的民辅警都会安排经验丰富的师父进行一对一指导,必须经过两个月的跟船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后,才能独立驾船出警。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特约记者:韦崇结
通讯员: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