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人民法庭是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4个基层法庭中,辖区人口最多的法庭,辖区面积约721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人。近3年来,该庭年均结案300件以上,当事人服判息诉率达90%以上,无一上访、信访案件发生,辖区群众对法庭工作的满意率达95%以上。
历年来,融水法庭多次荣获自治区、柳州市级表彰。在荣誉面前,该庭始终本着司法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宗旨,以及“小法庭、大服务”的理念,积极为民排忧解难,让司法服务的和谐之风,吹入苗乡千家万户之中……
上门快捷立案 百姓交口称赞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融水县的真实写照。九万大山蜿蜒其中,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为解决群众立案难问题,2012年开始,融水法庭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部署下,统一实施“亮窗”行动。在法庭内全面推行快捷立案、咨询解答、诉前调解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充分发挥巡回法庭的作用,把触角延伸到苗族群众的村村寨寨,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拉近法官与群众的距离。
9月20日,中秋节刚过,法官李若柳就赶往辖区和睦镇开设流动便民法庭。“中秋一过,就要忙着收稻谷了,实在抽不出时间到法院。现在你们上门帮我们立案,省了我们好多功夫!”法官一行刚到,等待立案的村民们就热情地围上来。
在场群众不少:有办理立案登记的,有咨询法律问题的。李若柳耐心地向村民讲解相关规定,逐字逐句指导村民填写立案材料,并当即将受理执行案件通知书,送达给立案申请人。“山区的特点就是交通不便。法官多跑一点,老百姓就能多享受一点便利。现在我们法庭还在探索远程立案、远程开庭等,到时候老百姓们打官司就更方便了!”李若柳说。
法官现场开庭 调解不和稀泥
烈日当空,法官李丹联的额头上满是汗水,但她依然一丝不苟地对纠纷地现场进行勘测、绘图。这一天,融水法庭要在永乐乡现场开庭审理一起相邻排水纠纷的案子。
原、被告两家房屋南北相邻,2015年,莫某硬化院子地台时,不注意排水问题,将院子地台整体向北倾斜,导致排水流向杨某房屋南面主墙,造成杨某墙壁受潮。经居委会、司法所多次调解未果,杨某将莫某告到法院,要求判令其停止侵权行为。
“这起案件的事实比较清楚,责任相对明确,两家争执不下,肯定有其他原因。我们到现场开庭,既可以厘清事实真相,又便于老百姓看到法院办案过程,利于我们调解矛盾化解纠纷。”李丹联介绍。
勘查过程中,法官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水流的历史情况、现状形成的原因,引导双方合法合理地解决问题。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杨某自行建一个混凝土挡水,以保护水不冲到自家墙壁,纠纷妥善解决。“李法官,多谢你耐心调解!我们两家本是好邻居,差点为了这事反目!”杨某连连感谢。
“今天这件案子,两边当事人是邻居,现场调解下来,两家重归于好,效果比法庭判决好得多。调解不是和稀泥,真正把矛盾解决,才能案结事了。”李丹联说。
下乡巡回普法 维护妇儿权益
“小覃,普法资料带全了吗?准备出发了。”融水法庭妇女儿童维权岗负责人刘彦灵问道。这时天才刚亮。这一天,维权岗要赶到60公里外的汪洞乡做反家庭暴力法巡回宣传。
自成立起,融水法庭妇女儿童维权岗就注重多主题、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妇女儿童权益普法宣传活动,为妇女儿童维权提供零距离的咨询和帮助。今年伊始,为及时宣传反家庭暴力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维权岗特别策划了为期10个月的巡回宣传活动,深入苗寨村屯,向群众发放反家暴法宣传资料和手册,与妇女和未成人面对面普法交流,告知大家遭遇家庭暴力,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不少妇女儿童遭受了家庭暴力,却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巡回普法就是为了震慑、制止家庭暴力,将爱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刘彦灵说。
据统计,妇女儿童维权岗在一系列巡回宣传活动中,共计发放宣传资料、手册达1.15万份,普法人数达1.5万人,并带动了反家暴“宣传链”:融水县“百村”妇女主任代表在维权岗学习反家暴知识后,回到村屯后,积极利用乡村广播、集中宣讲等方式,为融水县21个乡镇、100多个村屯近万余名群众,开展反家暴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对反家庭暴力法的认知理解。
2016年1至9月,融水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因家暴事件提起诉讼的案件为36件,比去年同期下降58.1%,反家暴宣传逐步深入辖区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