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滋润干涸的心
——柳州市第二拘留所人性化管理二三事
□通讯员秦付林 刘社生
柳州市第二拘留所在对被拘人员的管理教育中,积极探索管理教育新模式,消除被拘人员的焦虑、恐慌、对立等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心理和生活理念,积极化解社会矛盾,降低拘留所安全事故风险,取得显著成效。
帮欠债女子筹款
2012年7月,吴某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周转,向柳州某银行借款150万元,合同期限1年。2013年3月6日,吴某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根据合同及法律规定,作为借款担保人的吴某的妻子韦某应对180多万元本息承担担保清偿义务。
但韦某拒不承担还款义务,对法院判决也拒不执行。今年1月4日,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对韦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并送柳州市第二拘留所执行。
入所后,细心的管教民警发现韦某经常心神不定,便三番五次给她讲法律、说道德、聊家庭,耐心开导她,劝她要正确对待和理解法院的判决。
经过管教民警的几次开导,韦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悔改,与银行和解。见韦某的思想有了转变,管教民警紧接着又进一步做工作,建议她拿出还款计划,并帮她想办法筹借得10万元。
韦某被管教民警的真心诚心所感动,表示愿意拿出保险公司理赔的40万余元还贷,然后打算变卖一处门面,偿还银行债务。最后,她还叫来妹妹作担保,保证按约定偿还借款。
法院接到拘留所对韦某良好表现的情况通报后,经审查,依法决定给予韦某从宽处理,提前对其解除拘留措施。离所前,韦某对拘留所管教民警的热情帮助连声致谢。
劝和欲离婚夫妻
“吾妻艳:想不到第一次写信给你是以此种方式。5日晚,我一念之差踌成大错,鬼迷心窍地做出这等无耻之事让你蒙羞。每当夜深人静,高墙内,我独坐床头直至天亮……对不起,我知错了,恳求你再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吧!”
这封情真意切的悔过书,出自28岁的男子邹某。因嫖娼,邹某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其妻子阿艳知道后觉得感情被欺骗,非常气愤,坚决要求离婚。邹某为此整日愁容满面。
获悉邹某的情况后,管教民警及时找到他做思想工作。邹某悔恨交加地对民警说:“我肯定不想离婚,不想我1岁多的小孩在残缺家庭成长,恳求公安民警能够帮调解一下,做做我妻子的工作。”
民警首先严肃批评了邹某,之后建议他如真想表白诚意就尽快写份悔改书给妻子,承认错误。邹某满口答应,连夜写下了1000多字的悔过书。民警将邹某写的悔过书转交给阿艳,并趁机给她讲了夫妻该如何维护家庭团结的道理。
见邹某的妻子态度有所缓和,民警把她叫到拘留所调解室,给这对夫妻调解。最终,在民警见证下,夫妻俩签订了《矛盾化解协议书》,两人重归于好。
解开矛盾双方心结
柳江区居民韦氏姐妹与覃某因做生意摆摊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打了起来。其间,覃某的姐姐及韦氏姐妹的母亲也加入。在互相殴打和拉扯中,韦氏姐妹的母亲头部受伤住院治疗11天,支出医药费3.5万元。
柳江警方依法给予覃氏姐妹各行政拘留14天,并各处罚款700元的处罚;分别给予韦氏姐妹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4人被送入第二拘留所后,拘留所就韦氏姐妹母亲的医疗费承担问题组织双方调解,并成立了调解小组。双方就具体赔偿额问题僵持不下,言语中充满火药味。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调解小组认真分析情况后,分头找覃氏姐妹和韦氏姐妹谈话,首先指出双方打架违法的错误行为,而后跟她们宣讲公民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告诉她们如果要走法律程序打官司,不仅耗时间,而且要付律师费、诉讼费等,会影响各自的生意。
经过民警反复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要真心悔改,并愿意和解。最终,覃氏姐妹赔偿韦氏姐妹母亲2.3万元。
覃氏姐妹和韦氏姐妹离所前,均向管教民警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要好好吸取教训,回去后遵纪守法,不再冲动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