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柳州市政法机关平安法治建设综述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黄小林 黄英 特约记者 蒋作芳
柳州市政法机关全面贯彻落实“重心治政保忠诚、重力治害守底线、重点治警树新风”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提高政治警觉性、工作预见性,全面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和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把柳州打造成了“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精心打造十佳宜居城市
今年6月,2017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出炉,柳州市排行第6名!这是继2015年、2016年排行第8名、第7名之后,再上一层楼!
宜居城市评判指标是:环境优美,城市安全,文明进步,社会和谐,美誉度高等。柳州市在600多个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安全”“和谐”两大指标,这两个金字招牌,是柳州市政法干警用辛劳和汗水、责任与担当换来的!
在柳州市委政法委领导下,以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为重点,妥善化解各类突出矛盾,实现了“不发生重大政治影响事件、不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公共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
精心谋划,严密防控,把邪教消灭于无形。坚持“主动进攻、抓早打小”战略,对全市涉邪人员进行排查梳理,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侦破系列张贴散发反动传单、悬挂反宣横幅案,涉“法轮功”“主神教”“全能神”等邪教案件多起,阻止邪教势力传播。
在全区率先将“431”阵地建设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试点,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互联互动反邪教宣传体系,柳州经验在全国基层反邪教经验交流会上播放推广。
探索无邪教创建工作,将无邪教创建纳入“综治平安建设”活动平台,推动了基层反邪教工作综合治理,全市各县区和基层单位无邪教创建面达100%。在全区开展的“文明家庭拒绝邪教”“党员不准信邪教”“抵制反宣币”网络签名活动中,柳州市均排名第一。
前些年,市民周某加入“全能神”邪教组织,为了传教,她抛夫弃子。今年4月,经过教育转化,周某幡然醒悟,脱离了“全能神”。她渴望回家。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丈夫和孩子接纳了她,周某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从此不再信教。
重拳出击确保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面防控,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柳州市积极开展“神剑”系列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大清查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一方平安。
今年,以柳南区和柳城县为试点县(区),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目前,柳城县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取得突破,在县、乡、村、屯建立了上下联动、功能齐备的综治视频监控平台,并纳入各级综治中心进行统一管理,触角延伸至村屯。
重点打击团伙性、流窜性、系列性犯罪,加强情报线索研判串并,刑侦与技侦、网安等部门密切配合,提升精准打击能力,让涉枪爆案件无处遁形。
在全市范围内多次开展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大整治集中行动。9月9日21时许,警方集中着装和便衣警力,兵分多路、各司其职,深入到全市废旧收购、中小旅馆、歌舞娱乐等行业场所开展治安清查,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人员,消除治安隐患。
1月11日,市公安局挂牌成立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打击,实现银行、通讯、刑侦多部门联动,精准研判,快速反应,形成打击合力,取得良好成效。封停止付电信网络诈骗款近200次,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近10个。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围绕“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加大对治安隐患、治安乱点和治安盲点的检查整治力度,对“黄赌”场所清查整治,对“黄赌”案件露头就打,让这些影响社会风气的“黄赌”案件在柳州没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7月10日,民警在巡查中发现,融水镇爱民街某美容院外籍女子形迹可疑,立即进行盘查,4名女子无法提供身份信息,与老板应某一起被带到派出所调查,应某对组织妇女卖淫的事实供认不讳。民警循线端掉了一个组织境外妇女卖淫团伙。
1月至10月,全市110报警总量同比下降1.7%,其中刑事案件报警量同比下降27.8%;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0.2%,移送起诉同比上升7%,实现了“两降一升”工作目标。
“大调解”迎来和谐大格局
集合各级各部门力量,构建社会“大调解”格局;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实施“领导干部包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民间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推行“和事佬”经验做法,劝导矛盾双方“和为贵”,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柳州市非访人数下降56.69%,这是“和事佬”在诉前把纠纷“和”掉的结果。
在非访治理中,柳州市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把信访事项是否得到及时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各级各部门集合力量,联手构建社会“大调解”格局,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实施“领导干部包案”工作机制,一些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柳州市推行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制度,协调推动落实政府应急周转金、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探索建立信访事项处理他项救助机制,律师协会派出律师到信访局参加接访,处理“涉法涉诉”和“法定途径”信访事项,为群众提供司法救助。今年以来,律师接待信访群众182人73件次,使用信访救助专项资金3873.48万元,解决信访个案475件。
2017年,柳州市在建设阳和大桥、扩建南二环路时,需拆除近200户,但有48户因补偿安置问题而拒绝搬迁。各部门做了6次思想工作,由于方法到位、措施得力,搬迁户同意协商解决问题,避免了发生群体性事件。
今年以来,柳州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12595件,调解成功12284件,调解成功率98%,“大调解”迎来社会和谐的大格局!
心血凝成“十佳宜居城市”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政法主阵地,柳州市广大政法干警用忠诚、责任、担当,书写了一份满意答卷!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序进行。法院、检察院科学配备员额比例,探索和实施基层院内设机构改革。法院稳步推进家事审判和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改革,统筹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改革;检察院初步形成内设机构改革布局。
法院开展“百日清案”和“基本解决执行难”重大战役,进展顺利;检察机关查处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案件,反响良好;公安机关破获一批重特大案件,有力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司法行政部门打造在全区具有引领作用的“法治柳州”……
开展“五查五整顿”专项行动,政法部门着力查找政法队伍在思想、纪律、作风、担当、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多发势头,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
各级政法机关明确重点,深查细摆,敢于揭露矛盾,正视问题,不护短,不手软。市委政法委抓住关键环节,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情况,深入查处干警违法违纪行为,加强政法干警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规范和约束干警执法活动。
开展“回头看”,对查摆中遗漏的问题进行必要补充,对相关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对不按照程序和步骤进行的,抓好补课;坚持抓质量,抓效果,不走过场。真正达到提高认识、改造思想、解决问题、端正风气、促进工作的目的。
增强政法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法院狠抓审判质效、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经验在全区得到推广;检察机关创作的小品《妈妈的饺子》、彩调剧《斩断黑手》获最高人民检察院优秀作品奖;公安机关2个单位、2名个人获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称号。
“十佳宜居城市”,是柳州市广大政法干警用心血和生命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