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山歌唱出法治和谐美好乐章

普法山歌唱出法治和谐美好乐章

柳州市运用山歌普法和山歌调解的创新做法

“重阳节里摆歌台,一花引来百花开,歌友相聚说敬老,普法山歌唱起来。”10月7日,鹿寨县中渡镇风景区30多名山歌爱好者齐聚一堂,悠扬的山歌对唱吸引了来古镇观光旅行的游客们,大家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山歌爱好者们以“山歌对唱”方式,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政策内容解释得淋漓尽致,博得游客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柳州市大胆创新普法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群众爱唱山歌、爱听山歌的民族特点,以唱山歌这种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为载体,将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山歌唱出来,并把山歌调解融进法治建设工作中去力推,极大地激发基层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普法工作更加扎实有效,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法治素质和全市法治化建设工作水平。

因地制宜,组建队伍,编印教材

柳州市为加强对各乡镇普法山歌队的组织领导,并由各县区分管普法工作的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导和协调县区、各乡镇村屯普法山歌队的筹建工作,并经常跟踪掌握各乡镇开展普法山歌文艺宣传活动情况。

柳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宁琳介绍:结合全市各县区多种语系并存的特点,我们组建了由不同少数民族成员构成的山歌普法文艺队伍,通过山歌对唱、三句半、侗琵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了普法力量,拓宽了普法范围,提升了普法实效。

目前,在全市共有200多支普法山歌队,在全市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多少数民族并存的“普法山歌”文艺宣传网格。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普法以来,全市普法山歌宣传队开展山歌普法文艺演出1000多场次,有50多万人次基层群众受到生动的法治教育。

柳州市还以山歌普法为抓手,聘请山歌普法宣传员。通过认真筛选、自我推荐,为陆莲芳等6人颁发证书正式聘请他们为山歌普法宣传员。打造出一支素质高、群众认可的普法山歌文艺宣传队,他们在各大节庆日活动中自编自导自唱自演,现编现唱普法山歌,通过山歌将枯燥的普法转变为娱乐型的普法,提高了普法教育工作成效。

为加强山歌普法基础工作,柳州市注重山歌普法教材建设,柳州市司法局邀请民间歌手参与编辑《山歌普法300首》,并印制5000册,内容涵盖了宪法、环境保护、交通法规、婚姻法、青少年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点。将枯燥的法律知识与通俗易懂、灵动活泼的山歌结合起来,编辑成法律法规宣传材料,利用山歌比赛、“法律六进”、窗口服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

组织赛事,赛中普法,常态推进

“黑恶势力你莫嚣,你是老鼠法是猫,随时擒你按倒地,钳你毛来做红烧……”

7月26日,柳州市在鱼峰公园歌仙广场举办“献礼七十华诞 唱响法治柳州”柳州市首届山歌普法擂台赛。来自柳州市县(区)8支山歌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并分别围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扫黑除恶“禁毒防艾”等14个专题进行了命题对唱、抽题答唱的激烈比拼。选手们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山歌向群众普及各类法律知识。同时,活动现场还穿插了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得到在场群众的积极响应。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融水县代表队包揽了两个一等奖,二等奖由柳北区、鱼峰区、柳江区代表队获得,城中区、鹿寨县、柳江区、柳南区代表队荣获三等奖。山歌普法让法治宣传“活”起来了,给群众送上丰富普法大餐。

“七五”普法以来,柳州市各县区也相应组织山歌普法比赛100多场次,重点围绕危房改造及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维稳、崇尚科学、婚姻家庭、农民工维权、艾滋病防治的等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歌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

柳州市还把山歌普法作为普法教育常态工作推进,各县区围绕当地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法治宣传,利用国家重大节日和少数民族各重大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如:十三坡会、三江侗族芦笙节、壮族三月三等开展山歌普法活动。大力宣传土地、兵役、消防、信访、防邪、殡改、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残疾人保障等法律法规,使法治深入人心,普法工作扎实有效。

山歌唱谈,化解纠纷,促进和谐

山歌调解法是柳州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做法,在柳州一些地方基层调解员调解居民纠纷不是用嘴巴摆事实、讲道理、说法律,而是用通俗易懂的山歌唱出来,这山歌一唱唱得矛盾双方明了事理、懂了是非、知了对错,最后矛盾双方终能握手言和。

柳州市大龙潭社区的民情唱谈会就是山歌调解的有效载体。社区每月组织一个山歌唱谈活动,以山歌搭台,社区工作人员和山歌爱好者在活动现场唱山歌,大家围在一起唱山歌、谈愿望,聊民情,及时发现社会矛盾纠纷,能在现场调解的,及时在现场解决,不能在现场解决的,及时登记。在现场调解时,社区调解员会用山歌来缓和气氛,让纠纷当事人双方平心静气地接受调解。今年三月份,社区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清洁过程中发现,大龙潭小区有小贩占道摆卖,个别住户还私自划地收取摊位费,形成了一个马路市场。有的居民主动出来管事,不可避免与地摊小贩产生纠纷。针对这种情况,社区立即在大龙潭小区组织山歌唱谈会。“钱财是把双面刀,生财有道乐逍遥;创卫幸福你我他,何必利己害大家。”社区工作人员首先唱出山歌,围观的居民也你一句我一句用山歌来劝解,使占道经营的现象得以消除。

柳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宁琳表示,山歌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语言和曲调说法谈事,山歌唱谈调解是用老百姓喜欢的方法和容易接受的方式解民事、破民怨,化纠纷、消矛盾,山歌唱谈调解调和了邻里关系,调出了一片美好春光。

    示范带动,特色立点,形成氛围

  柳州市在推动山歌普法的工作中,注重抓示范、促发展,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立山歌普法示范县(区)6个,示范社区及示范学校6个,示范学校---鹿寨县平山小学是一所山歌唱谈特色比较鲜明的学校,学生爱唱、好唱。学校把普法山歌引进校园,在学校开设山歌特色班,把每周两次的早读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定为山歌特色第二课堂活动,继承这一瑰宝,达到以歌育人的目的,目前该普法山歌班已有学生近100人,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同学们通过山歌学习法律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学生小洁(化名)父母因家庭琐事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小洁看到父母的境况心里很难过,他希望父母不要离婚,不要把一个完整的家弄得支离破碎。爱好山歌的聪明的小洁找到学校普法山歌创作组,他希望能针对他父母这种情况创作一首山歌,他要用山歌去劝导父母亲珍惜彼此、珍惜这个家。

“千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夫妻福,婚姻法里有义务,夫妻相爱莫辜负。”小洁深情的演唱让父母听得泪流满脸,父母觉得这样闹下去受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父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此,相互能够谦让,家里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柳州市山歌普法示范学校---柳邕路第二小学是广西校园歌圩学校,山歌是学校的特色。学校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都要举办“山歌唱宪法”活动,将“高大上”的宪法与“接地气”的山歌结合起来,师生共同表演《宪法问答歌》《山歌唱宪法》。台上一方唱罢,台下就和了起来。各年级方阵歌声嘹亮,你唱我对之中,宪法知识深入人心。学生们把“学好宪法,做一个学法守法好少年”作为自己的追求,为法治学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柳州市司法局  傅永新、林兰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