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惊奇柳州的新变化”之筑牢平安防线
周仟仟 朱柳融
2015年8月柳州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了10部地方性法规条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今年一、二季度柳州市群众安全感分别为98.46%、97.92%,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分别为93.55%、92.55%。
全市四级1363个综治中心全部挂牌并实体运行,将23641个监控探头接入公安派出所和乡镇综治中心,实现社会治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公共视频监控全覆盖。
10月7日,灿烂阳光透过云层,照进城中区牛车坪村水冲屯,树木苍翠欲滴。到此徒步的市民覃晴觉得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叹:“过去山上条件没这么好,而现在很多人周末都到此休闲放松。”
让这片土地发生巨变的,正是我市2017年8月1日起施行的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柳州、法治柳州为目标,在法治建设、服务大局、强基固本、矛盾化解、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10部地方性法规:为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以良法保善治促发展。
自2015年8月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市打破“大而全”的立法思维惯性,聚焦“小切口”解决“大民生”,先后制定了《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
立法工作出新,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兰阿姨,小玲最近情况怎么样?”近日,柳北区人民法院家事和少年审判庭副庭长梁加灵通过电话,回访王小玲(化名)近况。16年前,小玲刚出生就被遗弃在桥底,后被兰梅梅(化名)夫妻发现并收养,但一直未能办成收养手续和进行户籍登记。
去年11月3日,在我市相关部门的联动协调下,兰梅梅夫妇向柳北区人民法院提交了确定监护人申请书。5天后,该案在该院家事和少年审判庭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依法指定申请人兰梅梅夫妇为王小玲的监护人。如今,王小玲不仅有了户口和身份证,也得以顺利升学。
王小玲困境的解决,得益于我市对家事审判改革的探索。2016年4月,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广西唯一一家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中级法院,指定作为家少审判改革基层法院试点的柳北区人民法院具体负责管理、运行。柳州不仅制定了广西法院首套家事案件工作规程,还在全区率先确立家事审判“三员制度”、家事纠纷及未成年人案件联动调处工作网络。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探索法院、检察院系统体制改革,出台了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检察机关完善司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专业法官(主审法官)会议制度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改革文件,明确司法办案权限,规范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落实法官、检察官执法办案主体地位。
如今,员额法官、检察官配置和司法职业保障全部到位,基层院内设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今年一季度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8.46%:全面出击确保社会安宁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平安建设,全面出击。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有力地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去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增幅较前几年有大幅回落,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五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今年1月至8月,公安机关110接报警量同比下降5.35%;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分别同比下降53.28%和47.84%,全市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达180余万人,特定人口(18岁至60岁)安装率达76.6%,排名全区第一。
去年以来,我市政法机关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先后推出市中级人民法院“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交警部门“黄月亮”“蓝星星”、市委政法委为见义勇为人员赠送“柳州市见义勇为人员优待卡”等500余项便民利民措施,惠及群众127.4万人次,切实把为民服务融入工作、落在日常。
“‘黄月亮’‘蓝星星’的出现,不仅能提醒驾驶人注意行车安全,还能让驾驶人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市民覃柳梅说。
法治既是建设平安柳州的依凭,也是衡量平安成色的尺度。今年一、二季度柳州市群众安全感分别为98.46%、97.92%,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分别为93.55%、92.5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良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在全区首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政执法监督行动、成立全区首个破产管理人协会、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审判经验在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上推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出台服务工业发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一系列司法文件,为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法律服务和坚强的法治保障。
1363个综治中心运行:基层社会治理树立新标杆
今年3月8日,鱼峰区响水小苑居民罗小美到社区调委会申请调解。因其他居民请人抽化粪池,造成她家车库卫生间堵塞,对方却不予理会。最终,经过社区调委会多次调解,罗小美的困扰成功化解。
小矛盾化解在基层,大纠纷解决在诉前。
去年10月,我市在全区率先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专项行动,提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321”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今年上半年,全市调解矛盾纠纷成功7626件。1月至8月,全市两级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同比减少10264件,同比降低26.80%,案件同比减少绝对数位居广西第一。
基础牢才能保平安。
柳州市坚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市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创建率达100%;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措施,相继成立柳南区“和事佬”说和事务所、鱼峰区“谐师傅”人民调解工作室、鹿寨县“平山老师父”调解工作室等民间调解组织、个人工作室。
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指导科科长梁海莎介绍,我市正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根基,扎实开展153项重点项目,全市四级1363个综治中心全部挂牌并实体运行。在农村地区推动“平安家园”“百姓小天网”等工程建设,已安装68198个监控探头,其中23641个监控探头接入公安派出所和乡镇综治中心,实现社会治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公共视频监控全覆盖。